渡江战役纪念馆(安徽名人馆)管理处
热线电话
意见反馈
返回顶部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服务 > 馆内新闻

第五届“红馆小主播”第三期《一封家书》

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03-17 点击:441

20240317090759_54960.jpg

渡江战役纪念馆2024年

第五届“红馆小主播

第三期上线啦!

今天,由“小主播”焦梓杰和许睿馨

为大家介绍

一封家书

(点击上方文字可小主播精彩视频 )


20240317090931_10024.jpg

    1949年4月19日,在江苏南通一户普通人家的门口,一位老人手捧着儿子从前线寄来的家书久久不能平静。老人名叫李吉阶,他的儿子陶迅是一名新华社战地记者。

    五年前,年仅19岁的陶迅就离开家乡,带着满腔的热血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作为记者,他深入前沿阵地,冒着枪林弹雨记录解放军的战斗业绩,写下无数篇章。但作为儿子,这五年来他却从未写过一封家书。

    看着熟悉的字迹,父亲那颗焦灼不安的心总算放了下来,他小心仔细的打开信封,生怕弄坏了里面的内容。

    这封信共有7页,洋洋洒洒3000多字,向父亲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,以及战士们如何同群众打成一片。在信中,他还特别提到了自己对党的看法“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,是最公正无私的。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,人人有事做。”除了述说家国情怀,他还不忘记对父亲谆谆嘱咐,信里说“父亲年纪大了,可多多补养身体。好在最后胜利,年内即可达成,届时当返家看望,希望父亲保重自己”。

    李吉阶一边读着儿子的信,一边频频点头。但他没有想到的是,这封信竟是他和儿子最后的联系,这是陶迅的绝笔家书。

    1949年4月20日,渡江战役打响,解放军千帆竞发横渡长江。21号,陶迅随部队第二梯队过江,在到达安徽铜陵附近渡口时,第一个跳上岸的通讯员踏响了敌人埋下的地雷,刹时,火光照亮半空,陶迅及许多同志被弹片炸伤,伤势最重的陶迅腹内大出血。

    22日拂晓,既是战友又是堂侄的李干赶去看望陶迅。躺在担架上的陶迅嘴唇发白,强忍着说不出的疼痛,却始终没有哼过一声。他艰难的撕下“中国人民解放军”的胸章递给李干:“给你留个纪念吧!我腹部中枪,血在肚子里涌动,恐怕很难了。把我的一切交给党,我口袋里的钱,作为最后一次党费”。

   说完陶迅就壮烈牺牲了,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,他的遗体被埋葬于刚刚解放的铜陵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。”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,我们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,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。不辜负党的期望、人民的期待、民族的重托,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。



摄像:吴能棚、剪辑:苏天宁

排版:柏晓雨、海报:郑   毅

一审:张   章

二审:张秋红
三审:路文举





分享到:

上一条:正在展出!

下一条:“国字号”+1!渡江战役纪念馆被命名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