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新闻
...
2023年第四季【讲故事 话名人】栏目以“巩固金瓯中的先驱”为主题,通过讲述明代安徽人物故事,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,努力实现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。10月27日,安徽名人馆小小宣讲员吴梓萱带大家一同走近明太祖朱元璋,了解洪武之治。(▲▲▲点击观看视频▲▲▲)吴梓萱清华附中合肥学校四年级8班2023年动听中国话少儿语言艺术嘉年华全国总盛典“动听中国星”2023“桃李新苗”少儿舞蹈“桃李荣耀...
2023年10月28日下午,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“全能小民兵”之“智育·足智多谋”系列活动——“信仰的丰碑”之“致敬隐秘战线上的无名英雄”,活动共有15组家庭报名参与。致敬隐秘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活动中,大家学习了课程《陈修良:巾帼岂无翻海鲸》,以中共地下党员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的革命事迹为切入点,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在隐蔽战线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峥嵘历史。课程学习 在活动体验环节,同学们在社教老师...
获奖啦!近日,第十六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评选结果揭晓,由合肥市委组织部、渡江战役纪念馆(安徽名人馆)管理处、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制作的党员教育电视片《瑶岗,渡江战役指挥中枢》荣获三等奖!(点击《瑶岗,渡江战役指挥中心》可观看视频) 渡江战役纪念馆(安徽名人馆)管理处将利用此次活动成果,充分发挥党员教育电视片学用示范效果,将优质电教片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,抓好日常性学习...
秋暮露成霜,云卷寒风降。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它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,标志着冬季即将来临。10月22日,安徽名人馆开展了“一霜一柿秋渐浓”皖风时令品牌社教活动。 社教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霜降节气的起源、特点及习俗。霜降并不是表示“降霜”,而是表示气温骤降。在这一时节,夜晚的温度会迅速下降,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霜,因此这也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...
金秋十月,丹桂飘香、硕果满枝。2023年10月23日,“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——渡江战役研究学术研讨会”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隆重举行。近40位专家、学者、革命纪念馆同行和“京电号”志愿者、大学生代表聚集一堂,以渡江战役及其革命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热烈探讨。该研讨会是在南京市博物总馆指导下,由渡江战役纪念馆(地)合作联盟、渡江战役纪念馆、渡江胜利纪念馆联合主办。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...
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为推广传统体育文化,弘扬志愿精神,2023年10月22日上午,安徽名人馆在东门广场前举行“重阳五禽戏 气韵中华魂”——2023安徽名人馆第三届“健身气功·五禽戏”大型展演活动。精彩再现 看现场 参加本次展演活动的共400余人,包括安徽名人馆五禽戏特色志愿服务队,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健身气功爱好者。他们统一着装,共同展示健身气功五...
渡江战役纪念馆2023年第四届“红馆小主播”第十期上线啦!今天,由“小主播”秦昊宇和李沐辰为大家介绍《红色密码之父》(视频点击上方观看),时长《我的父亲邓小平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1949年4月2日,父亲和陈毅乘坐着一节车厢,沿铁路从蚌埠到达合肥,并立即开车前往瑶岗村的总指挥部……”。为何渡江战役这如此重大的战役指挥部 ,会选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庄呢?这离不开一个人提供的情报。他卓越的工作能...
渡江战役中,电报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,为增加信息的保密性,需要对情报加密和破译。10月14下午,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“全能小民兵”之“智育•足智多谋”系列活动——争做破译小能手,共有13组家庭参与。活动合影 课堂上,社教老师以渡江战役期间中央军委发布的电文为切入点,向大家介绍了破译电报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历史背景,拓展介绍了电报纪日方法。 随后,同学们根据课堂工具书《平水韵》和社教老师...
韵目代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电报纪日方法。清政府开通电报之初,因为发送电报非常昂贵,按字论价,“字字是金”,所以节约用字就非常重要,为此发明了一种新的纪日办法,用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代替月份,用韵目代替日期,这种方法在电报领域一直延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,前后使用了70余年。 渡江战役期间,在中央军委发布的多数电文中,也使用了这种电报纪日方法,如毛泽东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