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江战役纪念馆(安徽名人馆)管理处
热线电话
意见反馈
返回顶部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服务 > 馆内新闻

长三角红色记忆|“名”记历史

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07-02 点击:481

在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,2500余件历史照片、文物、油画、雕,静静地讲述着那场“百万雄师过大江”的伟大胜利,穿过历史的瞬间,“将革命进行到底”的战斗号角依稀还在耳边。

那一夜,连天的炮火照亮了天空。
一件战衣、一面锦旗、一架推车、一只木盆……穿过炮火硝烟,见证着军民团结、无往不胜的伟力。
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,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,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。


20240703095316_72132.jpg

 在渡江战役纪念馆,安放着8000多名渡江战役英烈的姓名。

20240703100026_88790.png

李恒高(1905年—1949年4月21日),男,安徽省宿松人。生前为渡江民工(船工),在华阳河(长江支流)牺牲。

20240703100051_87346.png

李启高(1907年-1949年4月21日),男,安徽省宿松人。生前为渡江民工(船工),在华阳河(长江支流)牺牲。

20240703100113_18647.png

李全开(?-1949年4月21日),男,安徽省宿松人。生前为渡江民工(船工)。1949年4月21日,在华阳河(长江支流)牺牲。


长三角红色记忆|“名”记历史

点击上方链接转跳观看视频

故事讲述人:渡江战役纪念馆 姚林夕

      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,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,在安徽省宿松县,李恒高、李启高、李全开一门三英烈的名字被后人永远铭记,他们在渡江战役中的英雄事迹,在当地广为流传、家喻户晓。



     “李恒高!”“在!”“李启高!”“到”“李全开!”“在这!”集结!上船!

     1949年4月21日夜,一声令下,安徽宿松段的渡江作战打响!三人同驾一条载满解放军的木船向江南疾驶。船到江心,炮弹横飞,李恒高紧握舵把,其余两人摇桨,他们连续顶住爆炸掀起的巨浪,奋力向南岸进发。

      1000米,500米,船快接近南岸时,雨点似的子弹扑面而来,船头的李恒高突然捂着胸口,扑通一声,倒了下去。李启高迅速接过舵把,刚拨正船头,腿上和头部中弹,鲜血顿时染红了船板,人跪卧在船板上。奋力摇橹的李全开,没有丝毫犹豫,冲上去掌舵,却不幸腹部中弹,战士们要扶他进舱抢救,但他咬紧牙关说:“别管我,我能坚持!一定要把你们送过江去!”他左手捂住伤口,右手紧握舵把,坚决不肯离开,他大声呼喊邻近的船工用船头顶着他的船一同前行。

      经过30分钟,第一梯队突破长江天堑,胜利登上南岸。而倒下的李恒高、跪卧的李启高、紧握舵把的李全开却再也看不到了。

     这是三位的革命烈士证明书,渡江战役纪念馆烈士名录墙上也镌刻着3位的姓名。但您不知道的是,他们三位是同一家人!

    1949年初,解放军来到宿松许岭镇,向当地群众宣传胜利形势,并征集船工和船只,靠捕鱼谋生的李恒高带着弟弟李启高、儿子李全开主动申请加入渡江突击队。部队考虑到李恒高只有这么一个儿子,就不准备让18岁的李全开报名了,但李恒高说:“我就相信共产党,我们全家要像当年帮新四军打日本人那样,送你们过江,让江南的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。”

     李恒高全家出动,积极参加渡江船队编队演习,船上要构筑简易的防御工事,他为战士们出谋划策:用麻袋装上黄沙,放在船头,构成掩体;李全开从山上挖来草皮,夯进前仓;李启高把浸湿的棉被披在船舷。一家人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战斗,尽心尽力,做好强渡江的各种准备。

    “军民团结如一人,试看天下谁能敌”,李恒高一定想到了炮火中渡江划船的危险,也许自己会死,也许会失去弟弟或者儿子。但他从不后悔,因为谁为人民谋幸福,人民就支持谁!

      在渡江战役中,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,仅据山东、皖北、苏北三区的不完全统计,参与支前的民工人数达320多万,但是实际上参与支前的民工数量超1000万,一名解放军指战员的身后至少有10名老百姓在支持。

 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。”一门三英烈,是千千万万支前船工的缩影,也正是人民无私无畏支持革命、支持党的最好证明。

    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,回望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、披荆斩棘的历程,新的壮丽诗篇不断书写,我们感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,今天的成就弥足珍贵。作为一名讲解员,我会更加用心、用情,讲好先辈们不忘初心、舍生忘死的故事,让每一位烈士的名字,铭记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心中!

     (本作品获“红色传承 青春接力——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暨长三角博物馆、纪念馆讲解大赛”一等奖 故事文案及图片由渡江战役纪念馆提供)


源:安徽日报客户端编辑:马成涛


分享到:

上一条:跨越75年的重逢,铭刻75年前的记忆

下一条:#皖美夏日# 初心之“旅”品牌教育活动 | “学习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”创意演讲比赛